9月7日,華商報A07版曾對此事作過報道
  
  周德蓮說,她去收破爛時,F女士就會把早餐放在推車上 華商報記者 張喆 攝
  她是誰?
  一名普通的工薪族,不想受到過多關註,不願意透露姓名,她說就叫她“F”吧
  她是怎樣的人?
  身高約1米62,身材勻稱,說話輕輕柔柔,不緊不慢
  她為什麼會這麼做?
  第一次看見老人時覺得心酸又感動,就這麼做了
  她還會堅持下去嗎?
  只要老太太還接受,她就會繼續保持這個習慣
  68歲的周德蓮在西安市東二環石家街一個小區里收廢品,去年夏天的一個早上,一位女士走到她跟前,給了她一份早餐,從此,再未間斷,直到現在。9月7日,華商報曾報道了此事。
  這位女士感動了小區里很多人。但她姓啥叫啥,從來沒有人知道。
  昨日,這位好心女士的同事聯繫了華商報,我們終於知道了好心女士是誰。當天,她接受了華商報專訪。
  專訪背景
  給陌生老太送早餐一年多 好心女士感動小區住戶
  周德蓮老太太十年前從老家旬邑來西安。6年前,她開始在東二環石家街附近的一個小區里撿拾廢品。
  2013年夏天的一個早上,老人和平常一樣忙著整理廢品,一位四十歲上下的女士走了過來,遞給了她一份早餐。因為小區有不少好心人遞些吃的給她,老太太當時沒太詫異,就接了過來。但她沒想到,之後的第二天、第三天,這位女士一直給她送早餐,一送就是一年多。而且每次都不說多少話,將早餐遞給她後就匆匆離開。
  休假時來不了,好心女士就提前留下錢,讓老太太自己買,還不時送水果、日用品。小區的居民覺得很感動,就給華商報新聞熱線029-88880000打來電話,今年9月7日,華商報A07版以《工作日天天來送早餐過年過節還給“零花錢”》為題報道了此事。
  報道見報後,在讀者中迅速引起強烈反響,網絡論壇、微信、微博里刷屏的評論跟帖,都是對好心女士的贊美和祝福。但遺憾的是,好心女士一直沒聯繫上。
  最新進展
  同事給華商報打來電話 好心女士終於找到了
  就在華商報記者繼續尋找好心女士時,10月22日,在西安城東一家公司工作的行政人事部經理宋女士給華商報打來電話,說好心女士是她的同事。昨日上午,在石家街的鋼材市場,華商報記者終於見到了這位讓人感動的好心人。
  見面時,她身穿黑色外套、牛仔褲、戶外運動鞋。說話輕輕柔柔,不緊不慢。她身高大約1米62,身材勻稱,已過而立之年的她背影很年輕。因為不想引起關註,她並不願透露太多個人信息,自稱F女士。她說,華商報報道的那天,她的一位同行打電話給她,征求她的意見,要不要將信息告訴媒體。她給老人買早餐這事,就這位同行知道,因為她倆曾一起坐過車。
  “我當時說千萬不要,主要是接受不了那麼多關註。”F女士說,報道後大家對弱勢群體的關註,會讓他們無形中處於被施捨和被憐憫的境地,她不希望帶給周老太這種感覺,“我只喜歡目前這種狀態,平靜的,自然而然的溫暖。真的,不用上升到感恩的、回報的程度……”
  F女士說,報道見報半個月後,她看到了很多網友的留言,都發自內心祝福她。“我一直覺得這隻是自己的個人行為,沒有想到會收到這麼多祝福。”F女士說,這讓她十分感動。為感謝心存美好善良的每個人,她才決定面對媒體。
  第一次給老人送早餐 我當時其實很擔心
  華商報:第一次給老人送早餐是在什麼情況下?
  F女士:最初觸動我的是老太太的木頭車子。那天從北郊坐公交車上班,到石家街下車後,看到小區旁有一輛木頭架子車,很破舊,很原始,很多木板拼接在一起。我非常喜歡那種原木的東西,就多看了一眼,然後就看到車旁有個老人,佝僂著腰,衣著破舊,頓時覺得特別心酸,但同時又感覺到老人生存的意念很強烈,很感動。於是買早餐時,就給老人也買了一份。
  華商報:有沒有擔心被拒絕,畢竟你跟老人並不認識?
  F女士:我當時其實很擔心,怕自己的行為唐突,給別人帶來負擔。有一次我給一個街邊乞討者買了一瓶水,沒想到對方給扔了。這事之後,我就特別害怕自己的行為會無形中傷了別人。那天我走過去叫了聲大姐,十分忐忑地把早餐遞給她,但是老太太接受了,這讓我覺得很溫暖。第二天再買早餐時,我就很自然地又給她買了一份,此後只要路過就會買。我上班會經過那裡,我會吃早餐,順手的事,買早餐給老人就成了習慣,從來沒有刻意過。
  很多事我都不記得了 包括買過啥給過多少錢
  華商報:老人說一年多來你工作日一直風雨無阻送早餐,這讓人很感動。
  F女士:我並不是每個工作日都風雨無阻地去。大多數周一,我會去建工路的公司開會,肯定顧不上給她買早飯。有時候,我還會回南郊父母家,上班時不經過含元路,也就不能給她買早餐。而且很多時候我去時,老太太已經去小區里撿廢品了,我就只好將早餐放到她的車子上。其實一年多的很多事我都不記得了,包括給老太太買過什麼,給過多少錢,是看了華商報那篇報道,看著老太太和小區住戶的講述,我才想起來的。他們關於我的講述,讓我覺得很感動。我根本沒有想到,這麼細碎的事,會讓老太太記憶那麼深刻,也會讓周圍的人那麼在乎。
  華商報:送早餐一年多來,有沒有想過停下來?
  F女士:我上班從北郊坐公交到石家街,中間倒一次車,8點半前必須趕到公司,有時候時間很緊張,曾經也想過放棄,心裡想,我是不是做得已經夠多了?就這樣停下來吧。但最終還是沒有。
  華商報:為什麼還會一直堅持呢?
  F女士:我不能憑一時衝動帶給別人情感上的期待,再殘忍地將這種期待終止了。我只希望,能憑藉自己的一份堅持,能給需要幫助的人最平淡的幫助,給他們的生活帶去一份溫暖,讓他們覺得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在關註著他們。
  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讓她早上也能吃口熱飯
  華商報:有沒有問過老太太的情況?她有沒有孩子?為什麼撿廢品?
  F女士:從來沒有,這一年多來,我們的交流不過三次,每次也沒有超過三分鐘。其實我很害怕觸碰有些東西,畢竟我的能力是有限的。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讓她早上也能吃口熱飯。太多的責任和期待我承擔不起。大多情況下,我都叫她大姐,我也是看了華商報才知道她68歲了,我覺得叫大姐,我們就是平等的。我不希望太多的關註給她帶來心理負擔,她覺得自己是被給予的弱者。
  華商報:周老太接過你的早餐時,會說什麼嗎?
  F女士:我們兩個真的很少有過多的交流,好像有一種默契。只是近半年來,我每次送早餐時,她都會說,“你別再給我花錢了”。我說,就幾塊錢的事。華商報報道後,中秋節休假後的第二天,我再次去給老太太送早飯,但我們兩個誰都沒有提報道的事,和平常一樣,也是幾句簡短的問候。
  我給我哥說過這件事 他沒啥反應覺得挺正常
  華商報:你的父母知道這件事嗎?
  F女士:不知道。我家裡訂有華商報,我父母肯定看過這個新聞,但他們肯定想不到這件事是他們女兒做的。
  華商報:為什麼呢?
  F女士:(大笑)每個人在自己最親的人面前都會任性。我的父母可能不會認為我能堅持下來,做這樣的事。
  華商報:假如有一天你父母知道了這件事,他們會是什麼反應?
  F女士:還真的不知道。媒體報道後,我給我哥說這個人是我。他沒啥反應,覺得挺正常的。我小時候常和我媽出去,見到乞討的人,她就自然地給些東西;成人以後,我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去年中秋節時一個朋友買了些棉衣,開車出去沿途給需要的人發放,我們都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一個人的性格和他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周圍的人暴躁,你就會很暴躁;周圍的人溫和,傳遞給你的就是一種溫和。幸運的是,我周圍都是溫暖的人。
  碰到難以判斷的乞討者我一般都會給些幫助
  華商報:碰到路邊乞討的人,你都會給予他們錢或者東西嗎?
  F女士:對於那些難以判斷的,我一般都會給,哪怕是一瓶水、一點錢。我不是很在乎會上當,凡事都有因果。假如他騙了你的錢,欺騙了你的善良,自然有他的果,不需要太過計較。
  華商報:送早餐這件事情,還能堅持多久?
  F女士:只要我還在這個地方上班,只要老太太還接受我的這份早餐,我就會繼續保持這個習慣。
  不過媒體報道後,更多的人關註了周老太,有一天我忙著辦事去晚了,買好早餐時發現老太太已在吃了,我經常買早餐的那個攤主也給老太太免費送過早餐。
  >>同事印象
  她總給人一種溫暖平和的感覺
  宋女士是F女士的同事。她說,在同事眼裡,F總是帶給別人一種溫暖平和的感覺,華商報報道後,公司一直有人猜測,那個給老人送早餐的好心女士是F。
  “有同行以前偶爾提起過。我當時也覺得,如果這個人是我們公司的,那一定是她。”宋女士說,最終向F核實過之後,她還是很震驚的。因為,她從未想過,這樣讓人感動的事情,竟然就發生在自己身邊;這樣一位感動了眾人的女子,就是一起共事的同事。而且,不知不覺中已經持續一年多了。
  宋女士說,後來全公司都知道了F給老人送早餐的事,特意開了學習會,號召大家向F學習。公司負責人很重視這件事,很快籌集了4萬元,一位老總還拿出1萬元,專門成立了愛心基金。公司決定,以後員工遲到等繳納的罰款,都將納入愛心基金。宋女士說,公司正在多方瞭解摸底,準備聯繫對口捐助單位,長時間進行幫扶捐助,“沒想到F的愛心可以這樣傳遞開去”。
  >>受助老人
  這個女娃好得很 真的可好啦
  昨日中午,華商報記者再次找到68歲的周德蓮,老人一聽到送早餐的好心女士找到了,立刻高興起來。“她在哪兒工作啊?到底叫啥名字?”周老太說,女子從來不說自己叫啥,報紙報道後,一切還和原來一樣,女士還是來看她,還是放下早餐就匆匆離去。國慶節放假前,女士給了她50元,讓她過節買飯吃。
  說起F女士對她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她不斷地重覆:“這個女娃好得很,哪裡能找這麼好的娃,真的可好啦!”
  小區的居民也對女子的善行連連稱贊,大家說女子不僅僅給老人送早餐,還隔三差五給老人買來各種日用品、水果,從香蕉到洗發膏、洗衣粉,特別齊全。周老太說,六年來她一直都在這個小區里收廢品,但是人們幾乎都不收她的錢,總是主動將廢品拿給她,讓她拿去賣。老人感嘆道:“小區里好心人太多了。”
  周老太說,她兩個兒子都在城裡打工,生活得挺不容易。日子雖然過得艱苦,但她說:“大家都對我這麼好,我心裡暖暖的,每天不管乾啥都高興得很。”
  >>記者手記
  一種真實的近在眼前的溫暖
  採訪中,我問F女士,你在生活中一直都這麼溫和嗎?她大笑起來:“其實在我家人跟前,一直是很任性的。人是立體的,是會有很多面的。”她說,給老人送早餐的事,也帶給了自己一些改變。以前出門,她總是應付地擁抱一下父母,而現在,她發現自己變得和緩了,開始非常用心地和父母交流了。
  我悄悄問了F女士的收入,說真的,在西安這座城市,算是中等。她說,她對自己的收入是滿意的,夠花就行了,還可以有時間去做很多事情。她安靜地說,周末不上班時,她經常會在家感嘆,深感自己是幸福的,有自己的房子,能隨自己的心去生活,真的特別好。
  因為她的這種滿足和樂觀,採訪中,一種真實的,近在眼前的溫暖,始終包圍著我。
  華商報記者段曉寧 實習生陳慧
  (原標題:不希望給老人帶來負擔 讓她覺得自己是弱者(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f32ifvz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